信息时报讯 (记者 王文雨) 6月13日上午,“赋能成长 筑梦未来” 2023年沙头街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广州市番禺区海伦堡创意园顺利举办。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廖杨,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教授谢治菊出席,围绕“乡村治理”主题进行探讨和分享,沙头街党工委书记黄海滨,沙头街党工委党建专职副书记刘健璋,沙头街党工委副书记梁永文等街道领导以及沙头街各个部门负责人和村居干部参加论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论坛现场。受访者供图
番禺区沙头街总面积18.1平方公里,辖内有9条行政村、2个社区。在论坛启动仪式上,9位村居书记、代表依次走到台前,通过粘贴拼图的方式,共同构筑沙头街高质量发展版图。随后,沙头街领导一起推杆,正式启动“赋能成长 筑梦未来”2023年沙头街高质量发展论坛。
村居书记、代表通过粘贴拼图的方式,共同构筑沙头街高质量发展版图。受访者供图
在论坛上,廖杨、谢治菊两位教授围绕乡村治理,与村居干部进行深入交流,针对当下沙头街乡村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详细梳理相关政策法规,解读国内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
“赋能成长 筑梦未来”2023年沙头街高质量发展论坛正式启动。受访者供图
廖杨从“城中村环境卫生”“迈向未来的城中村治理”两个维度,与村干部进行了交流。他分享在走访过程中发现的优秀经验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介绍其他城市的先进做法。他表示:“城中村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群策群力,总结经验,直面问题,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积极探索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产业发展方面,根据各村‘地脉’和‘文脉’,逐步淘汰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高耗能、重污染的传统产业,着力发展基于城中村乡土社会内生性的文化产业。农村产业升级改造可从根植于本村乡土社会的文化创意设计、文旅产品开发等入手,实行‘高位嫁接’,把城中村改造成为宜居宜业宜人的美和社区。”
廖杨发言。受访者供图
谢治菊从“城中村消防安全问题”、乡村治理路径两方面进行了分享,深度剖析政策,解读具体实施办法。她表示,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完善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接诉即办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在引导农村居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方面,探索通过“红榜黑榜”“积分超市”等形式,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和文化活动等公共事务。建立“党建引领、体系支撑、积分牵引、科技赋能”的运行机制,强化市场运作,实施分层分类的推广策略,将“干好事、赚积分、得实惠”理念深植入村民内心,通过“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激励,积极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谢治菊发言。受访者供图
不少村居干部表示,通过这个论坛,学习到很多基层治理的管理知识和实操技巧,受益匪浅。沙头街党工委委员张荣波表示:“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沙头街9个行政村情各异,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希望这次论坛能帮助村干部厘清思路、明确目标,探索出一条契合村情实际、行之有效的治理路径,为沙头街高质量发展凝聚思想共识,积蓄奋进力量。”
村干部认真聆听论坛。受访者供图
今年以来,沙头街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做好做实基层治理工作,引入社会各方资源,建立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机制,积极推动龙头企业引领,协同产业发展,形成整装卫浴产业集群,壮大汽车传感器、冷凝器等汽车零配件产业,助力构建全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立足大罗塘珠宝名镇,推动建设番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示范区、粤港澳珠宝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不断探索新路径、激发新动能、实现新突破、勃发新气象,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标签: